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

黃英琦 :「沉默大多數」

文化拆局 - 黃英琦
「沉默大多數」
(2013年08月20日)
http://www.am730.com.hk/article.php?article=168749&d=2132
【am730專欄】香港社會本來就是保守的,上一代都有走難和對戰亂恐慌的基因;維繫他們的社會價值是物質的充裕,是家庭幸福社會安定繁榮;要這些,就可以放棄其他,甚至保持沉默不作聲。
在九十年代,我有一段時期與飛哥、夏佳理等同在自由黨,那時我才理解,原來建制人士心內總認為社會上有「沉默大多數」,他們是上述追求安穩的一群,是務實派,不會出聲,也未被代表。當年的自由黨因此認為,他們可以代表這沉默的大多數。建制人物也不相信民意調查,我聽過這樣的話:問一千個人就能推斷民意?那些沉默大多數是不會聽電話的,也可能未回家。
究竟沉默大多數有怎樣的「面貌」?大體就是:怕事、服從、認同大局這樣吧。但我始終相信,當教育愈來愈普及,人的素質提升,自然會有獨立思考,愚昧無知和盲目附和的人應該愈來愈少。
二十年了,建制政黨不斷尋找這些沉默的多數,他們一時是政治冷感的新中產,一時是慣性接受組織安排的長者和新來港人士。今天,這策略變了,社會撕裂,矛盾一觸即發,不同建制團體組織起來,索性聲稱他們代表擁有「安定繁榮」基因的社群。他們有不同形態:有些非常勇武,愛用肢體語言,另一批則學識較高,辭鋒銳利不饒人。他們「為港出聲」,愛連環投訴。當然,激進的民主派也有同樣招數,於是他們成為雙方的鏡子。
我不相信社會仍有沉默大多數的說法,因為公民已覺醒,公民社會發展十多年,看似沉默的人其實都充滿能量,當政策「搞到」他們的下一代,其組織動員和承擔能力令人驚訝,例如反國教的家長和反對聖士提反轉直資的家長和校友,為公義站出來,不怕被算帳。
我每隔四年會看到這些沉默大多數,他們會投票,但不接候選人單張,逕自走進票站,一臉嚴肅。我在一些朋友身上也看到沉默大多數,他們想過自主的生活方式,不想做怪獸家長,給予孩子空間去健康成長。我知道他們緊張甚麼:孩子的多元教育,社會的自由開放,網絡不能有審查。
站在兩極的人佔社會的少數,若說中間的是沉默多數,不如說他們是已醒覺的公民?
作者為香港當代文化中心總監

*********************
陳景輝﹕詭異和被利用的「沉默大多數」
http://news.mingpao.com/20130829/fad1.htm
【明報專訊】近期,社會多了一個流行的詞,叫做「沉默大多數」。按定義,這個「沉默大多數」,理應就是寂靜無聲。既云沉默,至少理論上難以驗證,但有趣是,政壇不分左中右派也都喜歡將之掛在嘴裏。

例如,最近「幫港出聲」就號稱要團結「敢怒不敢言」的「沉默大多數」反對佔領中環;之前,吳克儉也說過「沉默大多數」其實是支持國教科的;而梁振英更不在話下,他多番提出警告,香港正遭少數人騎劫,呼喚「沉默大多數」發聲,云云。

對於佔中,坦白說,我也不知道傳說中的「沉默大多數」具體有什麼看法,是部分抑或全面反對(或支持)?在什麼條件下會支持和反對?又或是,更多人根本搞不清楚佔中的意義,這又何來表態呢?等等。凡此種種,都需要詳細的社會調查和深入的民間討論。

然而,我最不耐煩的是,有些人卻急急認為,「沉默大多數」都是支持自己的。而在這幫人的嘴裏,「沉默大多數」的「沉默」兩字幾乎毫無意義,因為他們只想急就章的據為己用,將「沉默」都看成是給自己的掌聲,完全是一種政治幻聽。

當然,此等據為己用,也是對沉默大眾的侮辱。

另一邊廂,「沉默大多數」也遭政治狂熱分子批評撻伐。什麼「沉默大多數」就是助紂為虐,是「靜靜地與施暴者合作」,是梁振英的同謀共犯等激憤說法,也是過早地將「沉默大多數」視為自己的敵人。這其實也是建制派的鏡像倒影,分別在於,一方視之為粉絲,另一方則視為敵人。


我想說,所謂「沉默大多數」,他們既非敵人也非粉絲,而是在這個權威瓦解、令人六神無主的年代,給各方政客據為己用的符號修辭罷了。人們只是將之據為己用,而一個具有真正整體性的全民意志,卻未曾出現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
不沉默的大多數

  | 三文治 –

圖片:Getty Images
政府好喜歡說,那些沉默的大多數(silent majority),是默默支持政府的,反對那些抗爭者搞搞震的,只是他們不會出來示威,市民看不見而已。

也不盡然,我遇到的大多數人,他們也講一些話,如:
「這些示威者打打鬧鬧,講粗口、扔雜物、推鐵馬,教壞細路,搞亂香港。」
「當初諮詢的時候你們不說,現在才來搞示威?離譜了點吧?你們要政府如果做呢?」
「那些高官都是很慘的,坐在立法會被人罵,又不能還口。他們只不過是想推行政策而已。」
「政府做什麼你們都說不對,那麼政府要怎麼辦,你們才滿意?」
「這些人真偏激。社會如果都是這些人,香港沒救了。」
「示威不能當飯食。好端端的青年人,讀好書,找份好工吧!」

你反駁他們,他們有些會收聲,憋着氣,有些會歇斯底里,狂罵你。不信?你可以用以下的話,反駁他們:
「你這麼不滿他們,不如你走出來示威,安慰政府,展示好市民的力量吧?好不好?」
「香港社會不會亂的。社會上不盡是這些激進的人,還有你們這些人在謹守崗位、維繫秩序嘛。你們有什麼好操心的?」
「政府依照我們的建議做,我們就滿意,就不罵了,但政府肯嗎?」
「政府諮詢的時候隱瞞真相,匆匆走過場,現在我們出來反對,有什麼不妥?」
「香港立法會只有否決權,沒有提案權,又有分組點票。身為公民,這些你知道嗎?政府的議案如此無理,這些民選議員不打鬧,可以做什麼?」
「我們示威,就是因為政府破壞我們的生存空間,搞到我們無工開。領匯上市之後,自由行蜂擁來港之後,幾多舖頭執笠,幾多人無工開?」
「那些高官收很多人工,只須坐着等人罵。這樣的工作,有什麼慘?給你做,你也會答應吧?」
「如果有朝一日,香港有普選,這些激進者的民生提議都獲得政府通過,你還會罵他們嗎?你罵他們,是因為他們是毫無權力的少數人吧?」

沉默是有力量的。魯迅在《紀念劉和珍君》說,「沉默啊,沉默!不是在沉默中爆發,就是在沉默中死亡!」香港的所謂沉默的大多數,其實毫不沉默,他們專潑冷水、自欺欺人、攻擊正義抗爭者的熱切程度高於獨裁政府、維護財閥的熱切程度高於地產富豪。他們毫不沉默,他們是惡毒的詭辯家、毒舌者。這些無道德、無立場的一群人,只是將自己在生活上的怨恨,發洩到一群抗爭的弱勢者的身上。他們視這些抗爭,好像毫無關係的電視劇,可以任由他們亂罵。這是無德。然而,他們在自己工作範圍內、在家庭崗位上,大都是盡忠職守的。也由於他們在小範圍內盡了義務,便以為在公共範圍內,也有道德的發言權,可以指點江山。這是無知。當抗爭者的訴求獲得政府接納,例如庫房派錢,每人一萬,他們不再出聲反對,便成為從中取利者(free-rider)。這是無恥。

我們不祈求那些所謂沉默的大多數轉過來幫忙正義的抗爭者,因為這些自欺欺人幾十年的人,他們的智力思考有既定的扭曲規則(俗稱黐線),已經抑制得無法用常理來說服。他們不會覺醒,不會挺身而出的。我們只是要求那些人,在義人奮鬥的時候,保持沉默。講少句,當幫忙。

業示威者


毓民特區:掩耳盜鈴自欺欺人
黃毓民 立法會議員
http://the-sun.on.cc/cnt/news/20130821/00418_002.html
周融等四十多名商人及保守學者成立「幫港出聲」,聲言「佔中」將引起動亂,經濟蒙受損失,要爭取「沉默大多數」站起來發聲反「佔中」。
「沉默大多數」的政治論述概念十多年來散見於保守陣營:○三年七一大遊行,有親北京人物說,不上街的香港人比上街的多;貪曾○五年的特首選舉英文政綱,也有收錄這個名詞;一○年總共有超過五十萬人投五區公投候選人一票,然而政府把焦點放在低投票率,而無視當日不投票的只可作棄權論,又豈可當作是支持政府的「沉默大多數」?
「沉默大多數」一詞是舶來品,原本是指已仙遊的人們,逐漸在歐美政界引申為不表態的政治冷感群眾,美國前總統尼克遜更把此概念「發揚光大」。而在尼克遜之前,一位英國女史家瑋治活也用此詞描述一名英倫昏君,值得港人警惕。
瑋氏著有兩冊關於十七世紀英國兩次內戰的著作,在她筆下,英王查理一世剛愎自用,既想從國會手中奪回權力,又欲把英國變回天主教國家,兩者都是開時代倒車,第一次內戰兵敗後他仍死心不息,想借助蘇格蘭人之力東山再起,瑋氏形容查理一世「他仍然真心樂天的以為,蘇格蘭的沉默大多數支持他」,實情是他在該處亦是眾人皆曰可殺,結果查理一世再敗被俘,以叛國罪名處斬。論到剛愎自用及開時代倒車,梁振英與查理一世倒有幾分相似。
可見所謂「沉默大多數是親政府」的說法,只是掩耳盜鈴、自欺欺人而已!

黃毓民 立法會議員


大政黨,資源

區議會,立法會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